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‘戈壁’一詞在蒙語中意為沙漠或干旱石礫之地,也就是半沙漠。其實在內蒙古大草原有一種植物也叫“戈壁”,而大片生長這種植物的地方,就有很多地名是以它命名的,如:額爾登戈壁,哈拉戈壁,都青戈壁等等。
這種植物是一種低矮灌木,碎葉子象水蒿子一樣,呈綠轉紅的顏色,主干粗的也就中指粗,細的不到筷子粗,彎彎紐紐,不開花也不結果,毫不起眼。它一般是生長在沙礫地上,可能是由于石礫地質的原因,這種灌木旁邊長不出太好的牧草,有點爬地皮的茅草或爬蔓植物就算不錯了。乍一看戈壁灌木象一片紅色的草,其實牛羊是不吃它的。在牧區這種戈壁灘看似無用,實則是寶地,因為這種灌木除了有防止草原沙化的作用以外,它旁邊的沙礫地上,還生長一種珍貴的菌種藻類植物---發菜,人們通常叫地毛。你如果到大城市上講究的飯店里吃飯,點一個發菜湯或拌發菜,好吃不好吃不說,那個價格卻是昂貴的,因為它象征著高貴的身份。發菜,顧名思義它外形長得象頭發,事實也如此。發菜在“戈壁”灘中生長離不開雨水的,夏秋季往往是一場雨過,發菜就從地下鉆出地面,這時候的發菜并不象頭發,因為被雨水浸泡后,它臃腫的象粉絲或米線粗細了,干一些后就象蓬亂的頭發了。在戈壁灌木叢下邊長出的發菜一般是盤成硬幣大小片狀。長在茅草叢的,則雜亂地與茅草混在一起。而長在地衣矮嵩子等植物中間的發菜一般是一縷一縷的。
三十幾年前,發菜的價值被人們發現,更重要的是發菜名字是發財的諧音,所以就迎合了很多講迷信大款的青睞。造成了大量的農民工甚至當地人,涌向了“戈壁”灘,他(她)們揮舞著鋼絲耙子,瘋狂地摟采發菜。甚至有人還編出俚俗小調傳唱:“地毛出在大紅山,大紅山那里是地毛灘,戈壁棟棟長在大紅山,老婆就住在地毛灘”。這樣瘋狂的摟采發菜,直接的危害就是大面積破壞了草場,加速了草原荒漠化。有人粗略計算了一下,用大耙子一天采摟不到三兩發菜,要破壞十畝草場,用小耙子摟采三兩最多破壞一畝草場,但需要三天時間。利益驅使人們瘋狂,到后來再沒有人用小耙子摟采了。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,“戈壁”灘里的發菜越來越少了。而在某些人物的餐桌上或禮品中,仍然有著象征自己身份不一般,滿足虛榮和欲望的發菜。
一九九九年八月四日,國務院下發了禁止摟采發菜的通知,可能是亡羊補牢,但聊勝于無。因為發菜在內蒙古草原已瀕臨絕跡。摟采發菜的人只得改行。直至今日已有十幾年過去了,仍然很少能夠找到發菜。而草原上的“戈壁”灌木,因為不能吃,或者說滿足不了人們的欲望,沒有遭到大的破壞,相對保存較好,仍然在發揮著阻止草原沙化的作用。而且現在它作為一種“公益林”,擁有“戈壁”灌木草場的牧民,還享受國家財政給予一定補貼獎勵。
人說,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,沒有利益就沒有破壞。人類在虛榮、利益、欲望的驅使下,喪心病狂地破壞著一切資源?赡苁菄冶Wo生態環境的措施得力,也可能是人們整體憂患意識增強了,現在很少有人再摟采發菜了。只是草原“戈壁”灘要想恢復到從前,至少還需要休養生息十年。
[本文來源:由《星空寫作網》整理首發 - http://www.sellnikestore.com/webHtml/20160205194258.html ]
文章評價: | 優秀 0 |
好 0 |
一般 0 |
差 0 |
||||
喜歡 0 |
收藏 0 |
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請輸入驗證碼: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