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多年在外飄泊,很多時間,心不知歸了何處?生活在世紀交替情緒的人,無論處在一個什么位置,都有一種本能,那就是尋找心靈的家園。
太平溪是一個古老的,緊臨長江的小漁鎮,位于著名的西陵峽中段。有史記載始于宋朝。最初因一條發源于蟾潭巖的小溪順山而下,再經過多處支流的積匯,形成潺潺的水系,在太平溪鎮口融入長江。進入鎮區時,地勢始趨平坦,形成沖擊扇,鄉人叫“坦平溪”。也有人叫它“旦明溪”,這種叫法也有據可查。隨著人口的逐步聚居、商業的逐步繁榮和經濟流向的逐步發育后,形成了建制鎮,名字就脫了俗氣,出于群眾美好的愿望以及蜀水之險畢竟至此稍微平夷的緣故,由此而改為太平溪,一條太平的溪。大概以此名寄托人們向往安寧的歸宿感。
后來,修葛州壩,因水位上漲,街面往上墊了幾十米厚的土,水位線以下的建筑全部上移,升高成水泥街道的模樣兒。紅磚高樓,重重疊疊,摩肩接踵。原來的古樸的街面全脫了俗氣。郵電,商店、糧店;電燈、電話、電視一應俱全。顯身其中,好似上海繁而不華的市民區;加之三步一鋪,五步一店,又似漢口的漢正街。
所以,我說太平溪又是一個年輕的小鎮。是葛州壩的修建讓這個百年老鎮變了新顏。變了更加繁華。
故鄉感往往是很寬裕的一種心靈感受。有時,它似一只麻雀,可以歇到一棵小樹上;有時,它又似一陣風,或者霧,彌漫得無邊無際,沒有確切的界線。但是,這種感覺要把它變成文字,它又很容易讓人找到心靈的附著物。
柑桔,就是故鄉最有風味的產物。每當在外地看到金黃色的柑桔,就會自覺不自覺的產生思鄉感;氐焦枢l,看到掛滿枝頭的黃橙橙的柑桔,會帶給你一種安慰感,一種自豪感。而這兩種不同的情感,就賦予了柑桔一種奇特而又神密的色彩。
在故鄉,冬天滿山遍野的綠意里,除了松樹、柏樹等常青樹外,就是柑桔樹了?茨恰熬G葉素榮、紛其可喜兮”的桔樹,故鄉人把它喻為亭亭玉立的少女,也有叫它“搖錢樹”。著時讓人們感受到它的價值和它的可愛?晌业褂X得它像峽江漢子的憨厚婆娘。該綠的時代綠,該該青的時候青,該熟的時候熟。尤其是深秋時節,墨綠“身子”點綴一顆顆金果,就似那熟透了的身影和性格。重負著巨大的收獲,給人以充實,給人以憧憬。給人以安慰。每次坐車穿行瞥視柑桔林時,我總想到,屈子《桔頌》中“kud而不丑兮”的后皇嘉樹,變成了人間農婦了。不,變成山上“銀行”了!而且仍然是風韻猶存。況且,在她們身上有著了與我們鄉人一樣樸實無華的內質和奉獻精神。一年又一年,從不歇息。
說是奉獻,一點兒也不言過其辭。我親眼所見,三峽壩區移民時,鄉人們為了支援三峽工程建設,拆自己的屋,揭屋上的瓦,毀田里的青苗都沒掉一滴眼淚。唯獨那一棵棵桔樹被斬根倒下的時候,他們沒有不流淚的。因為,一年中,柑桔樹就是鄉人們的“腰肝”,女人們的“衣服”,孩子們的“樂園”?傊,鄉人們對桔樹的眷戀和依靠,是任何東西無與倫比的。以至于不少移民外遷時,不管那里的水土服不服,一定要帶上與他們相依為命的柑桔樹。所以,柑桔,是鄉人為國家作貢獻的像征。也是引以為自豪的依靠。是鄉人朝夕相處,榮辱與共的“伙伴”。
2003年11月,三峽大壩成功截流。故鄉沿長江大部已成為水底世界。所有的房屋、所有的街道,所有的桔樹,都以一種從容的姿態走向水域,奉獻給了三峽工程。
作為峽江的兒子,作為眷戀故土的游子,我期盼了多少年,期待著這一天的到來。因為巍巍大壩就要在我的故鄉高高聳起。我感到無比自豪。高峽平湖將在我的家鄉變成現實。但我又懼怕這一天的到來。懼怕故鄉樸實的小鎮在大壩上消失。懼怕那滿山遍野的、熟悉的桔樹再沒了蹤影。我又感到無比愧疚。
我想,那一天,我一定要站在故鄉的至高處,目送著它往長江深處走去、走去!
[本文來源:由《星空寫作網》整理首發 - http://www.sellnikestore.com/webHtml/20190424104155.html ]
文章評價: | 優秀 0 |
好 0 |
一般 0 |
差 0 |
||||
喜歡 0 |
收藏 0 |
|||||||
![]() | ![]() | ![]() | ![]() |
![]() |
![]() |
請輸入驗證碼: |
|